2023年5月17日下午三点,“学二十大精神,正入党动机,助党风廉政建设”草坪交流活动在华师博雅广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王强和刘依同学主持,社区党员与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旨在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不断端正入党动机。
谈到入党动机问题,社区党员代永治老师表示,入党就要求思想上进步,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地为国家做奉献。入党后身为党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定期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要求自身的进步。
而陈如雄老师结合代老师的发言谈道,“我们身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国家,要积极要求上进。在我们当时就是别人不做的事我们都去做,任何脏活累活我们都是抢着去做,各方面表现自己,让自己成为共产党员。”与代老师的观点一致,陈老师也表示,“入党就要求自身的进步。成为共产党员之前一定要思想上入党,按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对于我来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一生的信仰与信念。身为党员,不能落后于一般的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体现出正能量的东西。而对于你们来说,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和有着好的政策的新时代,就更应该努力为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接下来,王名英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王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工程师,她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日常需要对生产一线负责。当时由于婚假和产假员工数量较多,实验室出现严重的缺员情况,而王老师认为自己作为干部,理应承担更多工作,因此在实验室唯一男员工外调的情况下,身怀六甲的她毫无怨言地承担起搬运和协调齿轮的重任,同时她还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但同时王老师也表示由于父亲身份原因,个人入党经历较为坎坷。但她由于从小接受党的教育,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思想和行动上追求进步,最终完全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功入党。因此,她也对在场的发展对象提出建议,“作为发展对象,身处在好的环境下,应该紧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理论思想武装自己,为人民服务”。
在听完三位党员的分享后,华中师范大学社区副书记文洁琼表示,“三位党员的故事分享不仅对我们是一种教育,对学生更是一种学习和引导。而我们社区也有很多项服务,是政府的一个落脚点和抓手,其中有一项是我们的残疾人服务项目,这也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强加大残疾人保障事业’的响应。我相信,同学们在做志愿,服务于社区的视力残疾老人时,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工作都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残疾人服务项目中的。”
对此,负责社区残疾人帮助的陈江峰老师也就其入党初心进行分享,“我在2007年参加社区工作,当时应聘成为武汉市洪山区助残心理员。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心底受到触动,对党又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在2017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后继续将国家的一些政策惠及到更多的残疾人,更好地为社区残疾人服务,这就是我的一些入党初心。”而对一些想要入党的年轻人,陈老师提出建议,“入党需要更多阅读书籍,更多地看好书,增强自己的阅历和灵魂,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国家层面上才能为国家提供服务,在工作层面上才能为不同的群体服务。”
接下来,就社区党员和老师的经历分享,大学生发展对象也纷纷谈及自己听完后的收获与感想。刘嘉辉同学表示,“在听完各位老师的分享后我备受启发。正如老师所说,党员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要做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入党。这就让我想起了时代楷模的一句话,‘即使我退休了,没有任何职务,但党员的身份依然存在,这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我觉得和平年代,对于党员的考验虽不同于战争时代,但依然是十分严峻的。既然我们在党旗下宣誓,那么在关键时刻党员同学就要能够站出来,在危险时刻党员同志要能够呼得出来,这样我才觉得无愧于党和人民对于一个党员的期望。”
而杨伟艳同学也表示:“在参加这次活动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党组织把入党动机看得这么重要。在听完老师的分享后,我捕捉到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进步,因为入党在思想上是一辈子的事情,而非止步于形式,因此思想上进步是我们入党的一个前提。第二个是奉献,我认为无论自己是否经历委屈,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想要为别人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入党的一个目的和目标。第三个是奋斗,我们这代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就更应该奋斗,不辜负这一个时代。”
最后,马晓静同学也就这次活动分享自己的感想:“以前觉得张口就来的理论,在经过多次阅读、课程学习和实践后,才真正地明白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而党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这些理论,是真正地有实践的依据的。因此,我们的确应该多读书,多实践,才能把党的这些理论深化于心,内化于心。”
至此,“学二十大精神,正入党动机,助党风廉政建设”草坪交流活动顺利结束。